普洱茶的热销从以下几个事件开始

发表时间:2023-05-06 09:13:13 作者: 阅读数:8306

自从2009年开始,几个标志性的事件便拉开了科学普洱的序幕。在《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的推动下,云南省政府、农业厅、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相关部门积极指导和帮助普洱茶生产企业提升质量和竞争力,促进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值得一提的是,云南省在2009年成功举办了“百名海归归国博士——科学普洱在行动”的活动,这是一个在中国茶业界树立了好的科研思路,并树立了“研究院无围墙”的科研机制的好例子。

一、《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正式颁布

自2008年12月1日《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正式实施以来,云南省政府、云南省农业厅、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等相关部门积极响应,以高标准、严要求指导和帮助普洱茶生产企业提升质量和竞争力,促进普洱茶的科学研究进程。

这些举措不仅从技术上实现了对普洱茶生产与质量监督的全面覆盖,而且促进了云南普洱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茶农和生产企业开始探讨、实行科学的工艺流程和质量管理程序,大力提高装备水平和生产环境,加快更新和改进硬件和软件设施,推进管理向有机茶园标准靠拢。

同时,对古茶树与古茶园的保护也从单纯的保护向科学养护转变,全社会形成了保护古茶树、发展有机茶园的一致共识。这些通过为核心的科学研究和推广,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果。

二、建设“研究院无围墙”,让科研荟萃、融合

在《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T22111-2008)颁布的四个月后,云南掀起了一场科研盛宴——“百名海归归国博士——科学普洱在行动”。由云南省委组织部、农业厅、科技厅牵头,普洱市政府主办的这次活动,不仅揭开了多层次科学研究普洱茶的序幕,更在云南乃至全国树立了一个好的科研机制。

“研究院无围墙”这一构架的建立,既凸显出满足普洱茶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也是国际最前沿科学研究主流思维的体现。为何要举办这次活动?其解释或许很多,但最必然的解答是:普洱茶的科学研究必须与时俱进。

对于普洱茶,我们曾经面临诸多疑惑——无论是研究者、茶农、生产企业、经销商还是消费者,都对于普洱茶的疑问纷至沓来:普洱茶为何“解油腻”?其如何“降血脂”?为何越陈越香?它也有降血糖的功效吗?它到底是“药”还是食品?

这些诸多疑问达到顶峰时正是2007年普洱茶“暴跌”之时。面对多种的质疑,无论我们还是消费者,都不能再满足于基于经验的认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追求更为科学的实证方法,并从中获得定量与定性的分析结果。这恰恰是社会进步与文明的表现,也是普洱茶发展到今天无法规避的必然之趋势。

实际上,即使没有这些疑问,我们也有责任将这些问题搞清楚。我们常说普洱茶是人类“陌生的朋友”,是因为我们对于它含有的物质了解甚少,远非尽善尽美。虽然我们运用常规的检测方法,发现了一些物质并清楚知晓它们的功效,但我们仍有许多疑惑:我们很可能知道某物质“是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其中最核心的染色体、基因、DNA等,还存在许多未解之谜。

对于这些难题,首先需要理解的是,问题的解决不仅仅靠一个科研单位或几个专家学者,而需要多个科研单位以及跨省、跨国界的科研机构协同合作,形成大科研、跨学科、多层次的研究氛围。

以普洱茶生物发酵领域为例,它涉及多个生物学门类,例如生物科学(注重于动物学、植物学、环境生物学等)、生物技术(注重于实验技术,如细胞、微生物、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生物工程(注重于工业生产,如发酵工程等)、生物医药(注重于药品研发等)、生物信息学(注重于利用计算机解决生物学问题、蛋白质结构分析等)以及动植物检疫、生物安全等几十个专业领域。

因此,“研究院无围墙”恰是建立在各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因素为出发点的。它不仅为中国茶业界树立了好的科研思路,还必然为普洱茶的未来铺平美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