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团到饼,中国茶事的清雅传统何去何从?

发表时间:2023-05-05 08:50:34 作者: 阅读数:5650

云南七子饼茶是众多普洱紧压茶中最为的一种。它的历史长短不一,难以概括。但我们还是慢慢来探讨吧。


根据《茶经》中的制茶法猜测,唐代时期已经制作出紧压的茶饼。同时,唐诗中也有“月团”一词出现,可以推测唐代的茶也是紧压茶。到了宋代,饮茶方式从煎茶转为点茶,但紧压茶仍是茗茶的主流。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提出了“废团改散”的理念,开创了中国茶史的新时代。自此,团饼茶逐渐衰落,散茶成为了中国茶的主力。


七子饼茶可以说是上承唐宋团饼茶的遗风,但真正走向市场的时间并不太久,甚至普洱茶饼的历史也不算长。


最早出现的普洱紧压茶应该是团茶而非饼茶。蒸而成团的工艺明显属于普洱团茶。


在明清易鼎时期,普洱茶的制法似乎并没有发生变化。


清朝时政府规定,销藏普洱茶的制式为“每七圆为一筒”。很多人将这条文献视作普洱七子饼茶最早的记载,认为七子饼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雍正年间。但我认为这里的“七”并非“七子”,与如今的七子饼茶并无关联。而且,这里的普洱茶单位是“圆”,并非“饼”或“片”。


清代进贡朝廷的普洱茶中,很难找到饼茶的踪迹。直到民国初年,才出现了“号级”普洱饼茶。


纵观历代茶诗,这些优雅的茶名比比皆是。普洱茶的先辈茶人,也树立了鲜明的优雅传统。普洱圆茶象征着团圆吉庆,而普洱七子饼,则蕴含着中国人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


然而现代某些普洱商人却对这些伦理梗轻率对待,丝毫不重视中国茶文化的保护。若没有文化,难道仅凭这杯茶汤就足以让我们身心愉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