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爆款普洱茶带来的反思:如何正确看待品饮文化?

发表时间:2023-05-11 08:46:47 作者:普洱茶回收网 阅读数:5471

随着杭州普洱茶日趋升温,对其过度炒作和高昂价格的批评正日渐高涨。然而,在这舆论浪潮中,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探究如何正确评价普洱茶,如何准确描述普洱茶与其他茶类的关系,如何发挥彼此的优势,实现互补共荣。所有这些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探讨、研究。与其他茶类相比,普洱茶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拥有多个的“性”。

杭州杭州杭州普洱茶回收网 (6).jpg

首先是独特的气候。茶叶生长须在充足的阳光和雨水的环境下,因此大多生长在温、亚热带和热带地区。云南适宜茶叶生长的地区平均温度为15-22℃,平均湿度超过85°。云南高海拔低纬度山区气温变化大,早晚温差明显,尤其是多云、雾气缭绕,储存负离子和湿度有利于鲜叶营养,并阻止了光线的穿透,避免了茶叶受伤。这特殊的气候条件孕育了普洱茶的独特之处。

其次是独特的土壤。杭州杭州杭州普洱茶回收网整理发现茶树适宜在偏酸性土壤的湿润腐殖土中生长,因为腐殖土中含有大量自然有机肥和三个基本要素—硝酸盐、磷酸盐和钾盐,需要在酸性、湿润的土壤环境中溶解,再被茶树吸收,参与茶树和各种有机内涵物的氧化、分解和重组过程。云南的黄红土壤酸性适中,具有火山灰和玄武岩的特性,微量元素丰富,自然形成的配比最适合大叶品种的生长。

此外,普洱茶还具有独特的微量元素效应。微量元素对生物生长过程至关重要,是衡量茶叶品种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云南土壤的有机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都非常丰富,天然配比合理。因此,普洱茶水浸出物大多在40%以上,茶多酚类浸出液可达33%以上。人们在饮用普洱茶的时候,摄入了各种被茶树熬合成水溶性物质,是一种可溶性、活性微量元素,能够更容易地被人体吸收利用。

普洱茶的原始加工工艺也赋予它独特的内涵。普洱茶的制作原始古老,当地农民只需摘取鲜叶稍加翻炒、揉搓,然后晾晒在太阳下即可。恰恰是这种简单而不经意的加工方法保存了茶叶中各种蛋白质和有机物理学中的活性酶,学术上称之为“抑活”,而其他烘青、炒青等加工方法则被称为“灭活”。被“抑活”的有机物和活性酶为普洱茶在陈放、渥堆、陈化和发酵的过程中提供了有机转化的物质基础。普洱茶中新形成的可溶性物质,如没什子酸、茶褐素、阿拉伯糖、单糖等,能够有效地被肠胃吸收,同时带有消渴、解乏、提神、避瘴气、消食解油腻等实际功效。因此,普洱茶可谓“似茶非茶,似药非药”,在茶叶中独具特色。

普洱茶还有一个绝无仅有的“茶祖”,其家族史开端于云南。因为云南是茶的发源地,在茶的传播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而与之生长地相近的印度等地,亦借此发展出各自的茶文化。虽然现今茶树后代已经百花齐放,各显神通,如追溯根源,可以发现全世界的茶都源于云南。这也使普洱茶成为最根本的之处。

俗话说,越具有民族特色的事物越具有世界性。因此,进一步宣扬普洱茶的独特性,必将大力促进普洱茶的世界普及,时光反复,不容错过。